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三年援疆路 一生援疆情—访援疆二等功臣马鑫
发布日期:2015-07-01  来源: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第七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者的大会上,市二院人事科科长、老年医学科副主任马鑫荣获“第七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并记二等功。回到南通已一年的马鑫至今提起援疆三年的经历依然难忘。他说:“国家举全国之力援助新疆建设,我作为二院党组织培养的一名医生,理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0年12月,作为第七批南通援疆医疗队队长,马鑫告别家人,背起行囊,来到了祖国西北边陲新疆伊犁,赴伊宁县中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马鑫深知援疆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医疗援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他始终埋头苦干在医疗援疆的第一线,将新疆少数民族兄弟视为亲人,把边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图为马鑫在当地医院查房带教)
 
援疆前辈是榜样
  初到新疆,满眼是异域风光。但随着时间的脚步,一种不可名状的思乡情不时涌上心头。沿海开放城市的生活与茫茫大漠的边疆生活,不论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差距还是很大的。每当夜深人静,孤独和苍凉常使马鑫彻夜难眠。就在这时,一位援疆老人来到马鑫身边,她是来找马鑫看病的。80岁的穆惠华老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生活不能自理。多年来,她在多家医院就诊过都无法缓解病情。听说伊宁县中医院来了一批援疆医疗专家,于是她找到了马鑫。马鑫仔细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认为治疗穆奶奶的病关键在于用药量的精准,而且必须随时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药品和剂量。经过马医生的精心医治,第二天,穆奶奶的精神明显好转,第三天已经开始吃饭了,第四天的时候她还让孙子去买点心“加餐”。在这期间,马鑫了解到穆惠华老人16岁时就从家乡河南南阳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十七师五十团。这是从关内开进新疆伊犁的第一支解放军队伍。从此,穆惠华随部队驻守伊犁惠远城,屯垦戍边。转业后,她就在伊宁县安了家落了户。“穆惠华老人是第一代的援疆人,从豆蔻年华到白发苍苍,她为伊犁的建设发展,为新疆的稳定团结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如今乡音未改的老人和她的第二代、第三代家人依然工作生活在这片祖国西北边陲的热土上,正是他们这一代又一代的援疆人和当地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奋斗努力,才有新疆今天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大团结。援疆前辈们是我永远的榜样,我要尽最大努力治好穆惠华老人的病。”说到这里,马鑫的声音里透着由衷的敬意。在马鑫的精心治疗和关爱下,穆惠华老人很快康复出院了。但马鑫却时时将老人的健康放在心上。援疆三年,他从不间断定期上门为老人看病,悉心为老人调整服药方案。穆惠华老人逢人就夸南通医生马鑫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马鑫却说:“我从穆惠华那样的援疆人身上,真正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图为马鑫在当地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义诊)
永远不走的“马大夫”
  在新疆的日子里,马鑫常想:三年时间很短,要真正实现“医疗技术援助”的帮扶计划,将医疗帮扶落到实处,就要为当地培养一支思想好技术好的永不撤离的专业队伍。于是,三年来,他千方百计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医疗人才,为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事情还要从2012年5月说起,根据伊宁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马鑫调伊宁县人民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在他来到伊宁县人民医院那一天深夜,医院接诊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马鑫立即组织急救。由于他果断采取了静脉溶栓治疗,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便成了伊宁县人民医院首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成功病例。马鑫说:“北国的冬天异常寒冷,也是心血管病高发地区,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医院医技力量缺乏,没有开展急诊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能力,再加之交通不便转院困难,许多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有的死在了转院的途中。有的患者虽然转到上级医院,但也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大大增加了病人的致残率。”针对这种情况,他着手制定了符合当地医院实际的心肌梗死救治路径,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技术培训,并先后完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成功病例有50多人。从而带出了一批少数民族医疗骨干,留下了一批不走的“马大夫”。“我从马医生身上学到了许多医疗技术,让我终身受益。”伊宁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的维吾尔族医生佳邓提说:“以前因为医术不到家,来了心梗病人就害怕,常常都是给患者家属做工作,让他们转院治疗。正是有了马鑫医生手把手传授技术,现在我和同事们处理心梗病人已经是得心应手。”马鑫还通过开展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科室疑难病例讨论、示范专业的操作演示等,帮助科室制定、规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等,将对口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与临床思维传授给当地医生,成功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马大夫”团队。
不忘南通老大哥
    作为南通援疆医疗队的队长,马鑫几乎每月都会组织医疗队下乡巡回义诊、专家下乡坐诊、下乡健康宣教。也正是在一次为孤残家庭上门义诊时,他结识了一名回族的小姑娘小马。当时,这个十五六岁的回族小姑娘因为常发性不明原因的晕倒而辍学。马鑫上门详细了解了她的病情、发作规律和症状。作为医生,马鑫觉得小马的病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于是他和小姑娘聊起了家常话。小姑娘觉得这位姓马的汉族医生像个亲切的邻家大哥哥,便说出了心中的种种压力。她告诉马鑫,自己因家境贫困,父母身体不好,是县里的重点扶贫帮困对象。但不知为什么,各级领导越是关心她,她心里的压力就越大。她觉得自己一方面应该担起家庭的重担,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一方面要刻苦学习考出好成绩,才能报答政府对她的资助。也许正是这样的心理状态,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后来考试成绩竟成了她的心病。马鑫认为治病要先治心病。他一面主动和小马家结对帮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又联系老师在学习上给她帮助;另一面在心理上多方面疏导并辅助药物治疗。小马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又重新回到校园,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如今小马顺利考上了大学,她感恩地说:“我永远不忘来自南通的汉族医生马鑫哥哥对我的恩情。”
  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马鑫在为新疆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我院及南通市对口援疆工作赢得荣誉。三年来,他先后获得“伊犁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伊犁州卫生援疆先进个人”“伊犁州十佳援疆专家”等荣誉称号,并荣记二等功。
              (陈  琳、 曹  毅)